河北承德:服务京津冀,“城市冰箱”加速扩容

河北承德:服务京津冀,“城市冰箱”加速扩容

原标题:服务京津冀,“城市冰箱”加速扩容

6月20日凌晨4时,位于承德市高新区上板城镇的承德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内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手脚麻利地将西红柿、豆角、大葱、大樱桃、桑葚、西梅等各类蔬果装箱,载满多种肉食和冷冻产品的电动三轮车、叉车穿梭于冷库和物流车之间,计件员认真记录着出库信息……几个小时之后,这些农产品将进入京津冀地区各大市场。

近年来,在消费驱动下,京津冀地区的冷链物流需求不断壮大,带动承德冷链物流行业持续升温,“城市冰箱”加速扩容。

承德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距北京、天津、内蒙古赤峰、辽宁朝阳,河北唐山、张家口均在200公里农产品物流配送黄金圈范围内,具有“一市连五省(区、市)”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国家“环京津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门口开了个冷链物流产业园,这对我吸引力很大,我想进入这个行业闯出一片天。”2021年,在屠宰场工作的郭海东选择辞职,开启了创业路程。他介绍,产业园内商铺、仓库均采用低能耗经营设施,店面内专门配备地下储库,密封冷藏无需能源消耗,通过自然条件即可使农产品储存8个月,为商户节省大量的运营成本。

“最让我舒心的是,商铺、仓库专门根据农产品交易的实际功能需求和细节进行了规划设计,配备了独立卧室、卫生间、电话、网络等,赚钱、生活两不误。”如今,郭海东已建立集仓储、运输、批发于一体的承德县东泰畜禽产品冷链公司,拥有自建冷库6个,存储量2000吨以上,涵盖水果、蛋、奶、熟食等多种品类,日吞吐量50吨以上,主要发往京津地区及承德全域。

和郭海东同时入驻园区的,还有“大葱大王”黄文民。

“这些大葱品质真不错,今天能给我们卸多少货?”经营大葱生意的黄文民早早地将满满一车大葱运到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他的大葱早已成了市场“抢手货”,他也被很多人称作“大葱大王”。

多年来,黄文民的大葱种植基地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供应链条,他在承德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内有500平方米的初加工厂,平均每年入场量4000余吨。

“运送大葱很有讲究。”在初加工厂里,黄文民拿起一棵大葱向记者介绍,“我们选择无病虫害、无伤残的大葱,确保其质量良好,以延长储存时间。”

走到捆扎包装台前,黄文民指着一捆捆的葱说:“将大葱打成10千克左右的捆儿装入筐中,这样可以保持大葱的新鲜度,同时便于管理和运输。”

冷库及物流车内应保持0℃~1℃的温度和80%至85%的相对湿度,这样的环境条件也有助于延缓大葱的衰老和腐烂过程。正是严谨选品、严格加工、严密运输,让黄文民的大葱每天都会出现在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商超中。

目前,承德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是北京周边唯一一家在农产品产地集销售、储存、冷链、加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园区新入驻加工企业16家,已投入生产的15家。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满足100万人农副产品日常消费需求。

自2021年5月正式开园以来,该园区已建成面积达11万平方米,累计实现交易量16.6万吨,交易额15.1亿元,是河北北部经营规模较大、功能品类齐全,集农产品购销、储存、加工、冷藏保鲜、线上交易于一体的全链条综合体。园区不仅全面提升了承德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还通过有效信息采集发布,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三位一体”。

“近年来,随着老百姓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冷链物流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农村产业链延伸以及民生保障供应、稳定物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德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科长王雪介绍,该市农产品丰富,本地的“菜篮子”“果园子”众多,对冷链物流需求较大。为推动全市冷链物流行业健康规范发展,承德市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技术支撑、加大行业监管、完善政策扶持,着力构建全链条、网络化、标准化、可追溯、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

下一步,承德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将按照“立足承德,服务京津,集散全国”的发展定位,切实担起“菜篮子”“米袋子”供应安全责任,以打造国内样板市场为目标,补齐设施短板、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水平,不断畅通农产品走进京津冀市场之路。(承德日报记者 李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