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兴产业 拓新路 促发展——饶阳县努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饶阳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全县总面积573平方公里,耕地58万亩,是一个传统农业强县。经过多年发展,该县先后获得“中国蔬菜之乡”“中国设施葡萄之乡”“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等国家级名片,是一颗名副其实的“冀南明珠”。
近年来,该县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契机,锚定建设农业强县总目标,以“品种高端、设施高端、技术高端、品牌高端、链条完整”为工作思路,聚力实施了“四大行动、十大工程”,持续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特色产业
绘就强农富民新蓝图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饶阳县蔬菜播种面积突破4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4万亩,设施比例全省第一;设施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设施规模全国第一。全县棚室总量达9.5万个,形成7个特色种植基地,打造了10个万亩高品质棚室区,年产各类蔬菜240万吨、鲜食葡萄30万吨,果蔬农产品占京津市场10%左右,日供京津果蔬1900吨,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设施果蔬亩均纯收入达到3万—4万元,远高于传统粮食作物和一般经济作物,种植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万元,饶阳设施果蔬产业已发展成为促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饶阳县地处黑龙港流域,土壤疏松肥沃,环境质量优良。依托天然地理优势,该县一直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检测,该县58万亩耕地中,富锌耕地36万亩,富钼耕地24万亩,99.84%的土地无重金属污染,为发展特色农业和名优特农产品提供基础支撑。通过深入实施“三品一标”战略,全县范围内实现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绿色农产品达80%以上,产出的果蔬不仅绿色健康,而且色泽美、口感好、营养丰富。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三品提升”战略,被国家标准委列为国家一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县所有果蔬达到了无公害标准,“饶阳甜瓜”“饶阳葡萄”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并被列入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名录;“饶阳蔬菜”“饶阳葡萄”被命名为河北省名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连续六年在饶阳举办设施蔬菜大会,产业知名度、影响力不断增强,饶阳高品质果蔬产品成功敲开高端市场大门,成功进驻京津深等一线都市、京东美团电商平台以及北京新京熹等高端餐厅。
强基固本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饶阳县与省农科院植保所合作,挂牌成立了全省首个高品质果蔬种业联盟,海泽拉(北京)、石家庄农博士、山东鲁蔬等30多家全国知名育种企业在饶阳设立办事处,合力推动该县蔬菜育种育苗产业提档升级。该县以衡沧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按照全市“1+1+30”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了北堤番茄、战备路厚皮甜瓜等10个万亩果蔬产业示范片区,结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大力开展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了“口感番茄”“绿色韭菜”“高品质甜瓜”“可直食草莓”等主栽品种周年生产操作工序在全县推广应用,以标准引领品质提升。聚焦设施升级,该县按照节地节能节水和数字化、宜机化要求,大力实施棚室和节水设施改造提升工程,以新设施应用、新技术推广、节水化改造、智能化监管为重点,示范推广新型全钢架大跨度棚室建造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智慧节水灌溉技术等,持续做优做强种植基地。同时,该县多次承办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河北净菜”进京直通车仪式等重大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北京新发地、物美、京客隆等9家知名销售企业与该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美团、美菜、拼多多等知名电商企业将该县确定为蔬菜直采基地,实现了以会扬名、以会兴产。该县还深入推进农餐对接,开展了“走进米其林餐厅”“优质食材饶阳行”等活动,成功与北京京遇集团签订饶阳农业种植战略合作协议,并借此进入北京新京熹等高端餐厅,产品销售价格较传统渠道溢价500%,实现了饶阳果蔬由卖毛菜到卖净菜、卖品质、卖品牌的历史性飞跃。
饶阳县以高品质果蔬种业联盟为纽带,以京津冀蔬菜科技测评示范中心、河北省设施葡萄试验示范中心为协同,建立了“育繁推”一体化品种创新推广体系。近年来,共测评蔬菜和葡萄品种6000多个,全县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推广的专业村已达60个,种植面积达3万亩。同时,依托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网格监管体系,大力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二维码溯源,饶阳县被评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该县大力实施数字果蔬工程,启动了饶阳县蔬菜产业大数据中心建设,以县蔬菜公司为载体,以订单为驱动,全面整合种苗、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等全产业链数据资源,汇聚融合专家在线服务、质量可追溯体系、金融支农服务、用工需求对接等产业数字化服务,打通了京东、美团以及经营主体供应链通道,打造了来源可溯、去向可追、信息可视、远程可控的蔬菜全产业链监管服务平台,累计入驻经营主体367家。同时,该县大力发展京东云仓、电商直播等业态,并与顺丰速运等大型物流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出台了农产品物流费用补贴政策,建立了“蔬菜公司+基地+农户”联农带农销售模式,通过“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检测、统一销售”方式,构建了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
科技赋能
释放产业升级新动能
饶阳县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为引领,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农大等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加速各类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在饶阳集聚,加快培育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全国现代农业研发转化高地,为设施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立足衡水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饶创建优势,该县搭建了“2+1+3”科创平台支撑体系(2个国家级科研中心:国家蔬菜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饶阳工作站;1个省级产业研究院:河北省设施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3个运行中心:京津冀蔬菜科技测评示范中心、河北省设施葡萄试验示范中心、饶阳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构建综合服务、人才引进和培训、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质量安全“五位一体”运行体系,形成“从种子到餐桌”的科技服务链条。
该县狠抓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了由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友军、河北农大原党委书记申书兴等国内一流专家领军,200名专家顾问团为骨干,500名田间地头土专家、100名科技特派员、400名农业经纪人为补充的农技人才队伍,覆盖了种植生产、技术推广、科技服务、经营销售等各个领域,推动了一批农业科研成果在饶阳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打通了从科技研发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为高品质果蔬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科技支撑。“饶阳圆茄”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破解了茄子种业“卡脖子”难题,打破了设施长季节栽培被国外品种垄断的局面,实现了品种更新换代,饶阳茄子品质、产销量稳居全省第一;开发并推广应用了设施番茄绿色防控大处方、设施辣椒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葡萄“六新”栽培模式、阳光玫瑰无核化栽培等先进实用技术,进一步巩固提升了果蔬产业竞争优势。饶阳作为北方果蔬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测评中心和科技孵化转化新高地的地位进一步确立。
融合互补
培育农民增收新引擎
围绕“农头工尾”“首尾衔接”,该县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加快构建“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全链条发展格局。产业前端,实施种苗振兴行动,引进建设了致信数字育苗育种、沃尔特种苗等种子种苗项目,培育育苗公司44家,全县年果蔬种苗培育能力突破7亿株;规划建设了农业装备产业园,涵盖塑料棚膜、苗床制造、温室设备等主导产品,安杰塑料棚膜、冀饶农业水肥一体化设备、博超高端苗床等农业装备项目正加速推进,着力打造设施装备全品类研发生产基地。产业后端,重点发展果蔬加工、冷链物流和循环农业,聚焦健康、方便、休闲、功能化等消费热点需求,大力发展保健功能食品、绿色有机食品、高端生物制品,高标准规划了绿色食品产业园和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园,引进了菲律宾上好佳、江苏佰澳达、忠大净菜加工、禾然金稞“中央厨房”等20余个果蔬加工项目,着力打造冀中南最大的绿色健康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围绕产业生态化,引进了昊源生物能源气电肥联产、中广健多源废弃物综合处置循环利用产业园、冀饶农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打造了循环产业链生态闭环。同时,围绕构建“大市场、大流通”目标,持续强节点、优网络,全面整合全国30强批发市场之一的春阳瓜菜果品交易市场资源布局,启动了果蔬加工及冷链物流中心建设,以全县108个经营主体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为补充,搭建了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的冷链物流枢纽网络,进一步构建了完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全县设施农业形成了育种育苗、种植生产、果蔬加工、冷链物流、装备制造、观光旅游、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多业态集聚、全链条发展格局。
该县利用农总行帮扶的有利契机,创新推广了“党建+信用+金融”支农惠农模式,建立了“村级金融官”制度。对产业基础好、整体信用高、班子能力强的村,确定诚实守信的农户,以信用为担保进行贷款。目前,全县共评定信用村104个、信用户2032户,合作银行增加到8家,累计授信6.3亿元。2023年洪涝灾害发生后,各金融机构在信用授信的基础上,为助力农业灾后恢复重建,授信7.5亿元,有力促进了该县设施农业的全面恢复与提档升级。
(文/崔佳栋、付冠珠 图/崔佳栋、甄洁、纪智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