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迁安:积极承接京津产业项目转移增添发展新动能

唐山迁安:积极承接京津产业项目转移增添发展新动能

原标题:迁安积极承接京津产业项目转移增添发展新动能

唐山锐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堆自动化人机协同制造智能装配生产线。孙鸿鹏 摄

中科康源(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李近水 摄

2023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精品钢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7%,现代化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

创新成果显著,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1家,总数达到103家,唐山市级以上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入孵企业(项目)34家,累计在孵企业达122家,新增有效发明专利99件,总数达到369件

迁安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积极承接京津产业项目转移中,不断增添发展新动能,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讯(通讯员商立超 苏虹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邢丁)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十年来,迁安市数据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积极承接京津产业项目转移中,不断增添发展新动能,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年来,该局在建机制、夯基础、搭平台、育集群、强链补链延链等方面不断创新思路、主动作为,持续加强协同联动,加速推进北京优质企业和项目在迁安落户,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亮点。截至目前,已经有三元食品、首钢智新等多家京津企业落地生根,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精品钢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7%,现代化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创新成果显著,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1家,总数达到103家,唐山市级以上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入孵企业(项目)34家,累计在孵企业达122家,新增有效发明专利99件,总数达到369件。

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提升经济规模与能级。2016年,工信部、京津冀三省(市)政府联合发布《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迁安被确定为9个生物制药特色产业基地之一。该局借力产业转移机遇,依托北京医药行业协会等,积极承接引入生物医药与健康企业。

紧盯京津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该局充分利用京津创新资源,积极承接京津科技辐射,鼓励企业及市内研发机构加强与京津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对接,共同创办研发机构和实验室,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促进形成“京津研发、迁安转化”模式。其中,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北京科技研发优势在中关村建立研发基地——英诺特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立足迁安,在迁安建设生产基地——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我省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的龙头企业。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与北京客户、一流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共同成立多个联合实验室,开展全局性、基础性、前瞻性工艺技术研究,合作研究项目达50余项。该公司参与制定29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累计荣获冶金科学技术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项,河北省冶金科技奖1项,河北省科学技术奖5项。先后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河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河北省科技领军企业、河北省企业标准“领跑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