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你做好了吗?
河北
河北 > 新闻资讯 > 正文

手卫生你做好了吗?

2024年5月5日是第十六个“世界手卫生日”。经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今年的主题为:通过创新且有影响力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包括手卫生)培训和教育,促进卫生和护理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建设。口号为:“为什么分享手部卫生知识仍然如此重要?因为它有助于阻止有害细菌在医疗保健中的传播。”

手,作为与外界接触最频繁的部位,在日常活动中,有可能接触各种物品和环境,很容易沾染上细菌和病毒,这些病菌可以通过我们的手传播疾病,比如腹泻、呼吸道感染等。手卫生为医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旨在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和他人免受感染,同时减少手部细菌和病毒造成的疾病传播。

洗手作为最简单、最便捷、最经济的预防感染的措施,值得每一个医护人员与广大群众进行学习与掌握。洗手看起来简单,做好不容易,正确的洗手方法以及手卫生过程中常见的误区都有哪些,你了解吗?

一、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分为七步,总结为7个字“内、外、夹、弓、大、立、腕”。

首先用流动的水淋湿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者肥皂液。

第一步“内”:五指并拢,掌心相对,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掌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替进行;

第三步“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弯曲手指,把关节放在另一只手的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替进行;

第五步“大”: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替进行;

第六步“立”:将指尖并拢,放在另一只手的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替进行;

第七步“腕”: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旋转揉搓,双手交替进行。

二、手卫生常见的误区

1、洗手时长不足。七个洗手的步骤至少持续15秒,认真揉搓,每一步骤的排序不分先后。涂抹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时也可参照以上七个步骤进行揉搓,为避免手消毒剂在揉搓时不足而干燥,应按压足够量的手消毒剂于双手掌心,揉搓时间同样不得少于15秒。

2、卫生间干手器间接造成细菌污染。其实,卫生间吹出暖风的干手器更容易使手部沾上细菌。卫生间内环境潮湿、通风不足,使得细菌增加,吹干手部水分同时将细菌带到了手上,洗手效果大大下降。因此,较推荐的干手方式为使用纸巾擦干。

3、手机、键盘、鼠标上的细菌不容忽视。在日常生活中,手机等电子产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接触电子产品后的手卫生往往被人们忽视。有研究显示,医务人员手机、键盘、鼠标表面采样检出多种细菌污染。接触医院环境后,应及时对手机等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进行消毒,并进行手卫生。

4、肥皂浸泡在水中引发细菌滋生。只要使用肥皂洗手就能使手部细菌降低么?假如你使用的肥皂浸泡在有水的肥皂盒内,不仅不能洗掉细菌,反而会将肥皂水中滋生细菌带到手上。潮湿肥皂表面的细菌数量高达干燥肥皂的150倍。因此在洗手时应确保使用干燥的肥皂或皂液。

5、戴手套不可以替代手卫生。《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明确指出,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摘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摘掉手套的过程中,手部容易被手套上的细菌污染,另外,手套佩戴过程中易出现破损,污染手部。因此,戴手套并不能替代手卫生。

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走出手卫生误区将使您的手部更清洁,减少病毒和细菌的携带,从而降低感染风险。(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控科 杜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