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虽好,也要适度
河北
河北 > 生物医药 > 正文

运动虽好,也要适度

原标题:运动虽好,也要适度

参考消息网3月22日报道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月26日报道,长期以来,临床医生、科学家和公共卫生官员都认为运动是维持人一生健康的重要途径。运动能增强人们的整体健康,帮助锻炼强健的肌肉和骨骼,减少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改善情绪,并延缓身体机能的衰退。

运动还能大大降低患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症等对心脏健康有负面影响的疾病的风险。但过量运动也可能伤害心脏,导致一种名为“运动员心脏综合征”的疾病。

作为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校区的运动心脏病学主任,我经常被问到,需要做多少运动以及做什么样的运动才能获得运动带来的益处。很多人还想知道运动带来的风险,以及运动过量会发生什么。

美国心脏协会一般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如跑步)。该协会还建议每周至少进行两次肌肉强化锻炼。

当人们的运动量超过这些指导方针时,心脏可能会相应地进行自我调整——即开始改变其大小和形状,因而心脏功能也可能发生变化。在从事大量运动的人群中,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这些变化被称为运动心脏或运动员心脏。运动员心脏不一定会造成问题,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它可能会增加某些心脏问题的风险。

运动如何影响心脏

要了解运动会对心脏造成什么影响,重要的是考虑你参加的是哪种运动。

运动一般分为两大类:动态和静态。

动态运动(如跑步、越野滑雪和足球)需要心脏向身体泵出比静止时更多的血液,以维持活动。例如,在跑步时,心脏向身体泵出的血液量可能比静止时增加三到五倍。

静态运动(如举重、体操或攀岩)需要人体使用骨骼肌来推拉重物。虽然在这些活动中,心脏也会向正在工作的骨骼肌泵出更多血液,但这类运动取决于肌肉移动重量的能力。例如,用哑铃做弯举运动时,二头肌必须足够强壮才能举起你想举的重量。

有些运动(如赛艇或骑自行车)既是高度动态的,也是高度静态的,因为它们既需要心脏泵出大量血液,同时也需要大量肌肉力量来维持运动。

区分动态运动和静态运动非常重要,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脏会根据你所从事的运动类型做出不同的调整。动态运动会增加通过心脏的血液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心脏增大或扩张。静态运动会增加心脏承受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导致心脏增大,使心壁增厚。

运动员心脏有何风险

运动量超出指导方针——如一周中每天运动超过一小时——可能会导致运动员心脏。运动员心脏通常出现在耐力型运动员身上,他们经常参加马拉松比赛或其他持续时间较长的比赛。许多人每天锻炼好几个小时,每周的运动时间超过12至15个小时。

例如,跑步运动员的心脏会因为需要泵出大量血液而进行自我调整。所以心室会扩大,以容纳和泵出更多的血液。在举重运动员当中,由于心脏承受的压力增加,心脏会通过增厚心壁来进行自我调节。

运动对身体有益,运动员心脏则是终生进行有益健康的运动所造成的结果。但运动员心脏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

首先,心脏明显增大的运动员可能有患房颤的风险。房颤是一种心律异常,通常发生在老年人、高血压或心力衰竭的病人身上。心律异常令人担忧,因为可能导致中风。

运动员出现房颤有许多潜在原因。扩张的心房可能会发炎并形成瘢痕组织,从而增加房颤风险。压力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共同发挥作用,增加心律异常的风险。

冠状动脉钙化是精英运动员常有的另一个担忧。冠状动脉钙化通常发生在老年人或有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因素的人身上,它会增加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近年来,医生一直使用影像学检查来监测患者动脉中的钙质堆积情况,试图确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患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

目前我们还不是很清楚为什么精英运动员会出现冠状动脉钙化现象。幸运的是,运动员的心脏病发作风险似乎并没有增加,即使是那些冠状动脉钙化情况很严重的运动员。例如,在长达十年的跟踪调查中,一项对近22000名参与者进行的大型研究发现,即使是那些运动量很大且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加重的运动员,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没有增加。

一些运动员对冠状动脉钙质堆积有些担忧,他们可能会想自己是否应该服用阿司匹林或他汀类药物。但风险因人而异,任何担心冠状动脉钙化问题的人都应该与医生进行沟通。

运动防止心脏僵化

虽然精英运动员患运动员心脏综合征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但运动无疑仍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最佳方法之一。

例如,如果有人不经常锻炼,他们的心脏就会变得僵硬,泵血功能也会大不如前。经常锻炼——尤其是跑步等动态运动——可以保持心脏的顺应性,防止心脏僵化。顺应性好的心脏在充血时会膨胀得更大,从而在每次心跳时泵出更多的血液。僵硬的心脏难以充血,也就难以向全身泵送血液。

总的来说,成年后的日常锻炼会促使心脏保持强健和灵活,即使到了老年也是如此。即使一个人在40多岁或50多岁时才开始日常锻炼,那也有可能逆转久坐老化带来的一些影响。

例如,2018年一项对53名年龄大多在50岁出头的久坐者进行的研究发现,那些参加为期两年的运动训练计划,进行跑步、骑车和椭圆机锻炼的人,心脏顺应性比不锻炼的人要好。(编译/杨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