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 秦皇岛抚宁区科技赋能让农业效益实现倍增
河北
河北 > 新闻资讯 > 正文

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 秦皇岛抚宁区科技赋能让农业效益实现倍增

原标题: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 秦皇岛抚宁区科技赋能让农业效益实现倍增

“这1500亩小麦的灌溉,一部手机就能搞定,既省时又节水,降低了种植成本。”日前,在抚宁区茶棚乡大所庄村的“千亩方”小麦基地内,种植户方圆正在操作手机与水井口的智能滴灌设备进行调试。据她介绍,这款手机APP与基地内的所有水井联网,能精准控制每口井的出水时间和出水量,满足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浇灌需求。

近年来,抚宁区持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借力国家各项惠农政策,通过政府引导、农业部门指导、种植户主导的模式,不断加大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加持现代农业跑出“加速度”。

只见他的手机屏幕上不停闪烁着一连串的数字:温度24℃、湿度88%、二氧化碳浓度650ppm……棚室内墙壁上的一个传感器,也显示着相关数据。

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种猪繁育基地,秦皇岛水米田农牧有限公司确确实实尝到了科技加持的“甜头”:高标准打造的生猪种源实验室、隔离区和防疫、检验检疫系统为生猪健康品质提供了坚实保障;国内领先的全自动喂饲系统确保喂养的科学化;覆盖整个厂区的智能化温控系统实现饲养环境的恒温控制;记录种猪身份信息的电子耳标能及时了解各个阶段的详细数据;全自动刮粪虹吸系统直接进入黑膜沼气发电池,通过燃烧发电供厂区生产生活所用……一系列科技化标准化建设,为推进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更好应对市场风险,有效提升生猪养殖效益夯实了基础。

<span microsoft="" yahei";="" font-size:="" 16px;"="" font-size:16px;"=""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截至2023年底,抚宁区像水米田农牧有限公司这样科技含量十足的标准化养殖场已达30余家,全区年出栏生猪65万头,存栏26万头,不但满足了本地市民所需供应,也确保了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的市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