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北方戏窝子”!全国戏曲“武把式”河北学艺

唱响“北方戏窝子”!全国戏曲“武把式”河北学艺

11月6日,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河北梆子武戏人才培训”结业汇报演出在石家庄举行。图为学员演出河北梆子《扈家庄》。 河北日报记者曹铮摄

来自全国各地的35名武戏人才河北学成结业,唱响“北方戏窝子”

11月6日,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内热闹起来。由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申请实施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河北梆子武戏人才培训”正式结业,来自全国各地的35名中青年武戏人才在这里学艺“出师”,进行了两场结业汇报演出。

为啥要给全国武戏人才开班?作为此次培训的教师,77岁的戏曲艺术家张志远感触很深:“武戏是以武打为主要表现手段,兼用唱、念、做来表现格斗、战争等内容的戏曲样式。武戏技术难度大、人才培养周期长,而且对演员的练功频率、身体素质有着极高要求,各种因素导致武戏演员的成材率相较其他行当低,各戏曲院团的武戏人才尤为紧缺。”

“目前,我们团只有我一个武戏演员。”因为团里武戏演员少,25岁的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一团武戏演员王松感觉“相当孤单”。此次来石家庄参加“河北梆子武戏人才培养”,让他有机会进行艺术技能的提升、专业视野的拓展。在一个多月跟师学习中,他抓紧一切时间跟着指导老师张志远学习了昆曲《时迁盗甲》。学习期间,老师的教学录像、学习心得笔记一个都不能少。他说,学习机会很珍贵,回团后还得看着录像和笔记反复琢磨和练习。

事实上,全国各戏曲院团都存在武戏人才断档现象。“我们自身的武戏演员也非常紧缺。”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赵涛说,目前团里共有18名武戏演员,这个数量对于演出整本文武带打的大戏来说并不算多。为此,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联合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开办了“河北梆子武戏实验班”,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剧目课程等教学标准,构建校团“双主体”育人机制。如今,19名专攻武戏的学生已经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进入第3年学习,他们成为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延续武戏优势的底气和后备力量。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申请实施的国家艺术基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武戏人才培训已经是第二次。此前,该院曾完成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河北梆子武戏人才培训”,为各戏曲院团培养了一大批武戏尖子人才。

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武戏人才培训项目为何会“花落”河北?这与河北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密不可分。河北是戏曲大省,剧种丰富、院团众多、名家辈出,素有“北方戏窝子”的美誉。而武戏又是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一大特点,该院创排的河北梆子《钟馗》《宝莲灯》《哪吒闹海》等经典传统戏,文武带打,以武戏见长,承接武戏人才培训项目“专业对口”。此次培训中,77岁的张志远、83岁的孟繁英等老戏曲艺术家“出山”,手把手指导学员学习传统剧目河北梆子《寿州救驾》《马踏青苗》《扈家庄》和昆曲《林冲夜奔》《时迁盗甲》。

“两期培训班都是面向全国招生,覆盖剧种达到30多个,覆盖区域达到近20个省市,我们在戏曲武戏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在全国各院团普及了河北梆子艺术,与他们结下深厚友谊。”赵涛说,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加强各地艺术院团武戏人才储备,完善武戏人才梯队建设,为全省乃至全国戏曲院团培养武戏精英人才,为戏曲振兴、点亮“北方戏窝子”贡献力量。(河北日报记者曹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