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三家央企的雄安疏解之旅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是雄安新区首个标志性城市建筑群,也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北京先期入驻企业的职住一体综合园区。河北日报记者 田 明摄
阅读提示
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是设立雄安新区的初心。站在2023年的春天,让我们透过三家央企的雄安疏解之旅,看看六年的雄安新区建设之路、承接疏解之路。
春天的雄安新区启动区,疏解央企的建设步履铿锵。
3月23日,首批疏解落户雄安新区的中央企业、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中化001大厦项目正负零浇筑仪式举行,总部基地项目正式结束地下结构施工,转入地上施工阶段。
这一天,在启动区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施工现场,数百名建设者正在加紧施工。
而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项目,正在进行外幕墙施工、装饰装修施工和机电安装。
三家疏解单位项目所在的区域正是雄安新区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的启动区,是雄安新区率先建设区域。未来,这里将是值得期待的雄安新区主城区。
高效率服务,推动疏解启动
时间拨回到2021年5月8日,全球规模领先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正式揭牌,中国中化由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联合重组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中化的注册落户地址为雄安新区启动区企业总部区,其总部将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001号地块。2022年4月总部基地项目工程正式动工开建,成为首批疏解央企中总部区最早动工的项目。
承接疏解,雄安新区迈出坚实的一步。
雄安新区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推动首批疏解单位尽快落地,打造一批承接疏解的标志性项目。
从决策到落地,细微之处看诚意。
单单办理营业执照,就让中国中化的工作人员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服务——雄安新区的“保姆式服务”。
2021年4月26日,雄安政务服务中心二楼的会客区,新区公共服务局工作人员吴会玲,与从北京赶来的中国中化工作人员细致地交流着。
对企业方面提出的一些问题,吴会玲全都给予了耐心的解答。“对于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我们实行‘即时办’,提供‘一对一’预约式、定制式服务,您就放宽心吧。”听着吴会玲的回答,中国中化工作人员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2021年4月30日,中国中化提前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并预约5月6日受理该材料、领取执照。5月6日上午8时30分,吴会玲核准了企业申请,并协调证照打印工作人员安排证照打印事务。上午9时30分,阳光明媚,在雄安政务服务中心二楼的会客区,中国中化工作人员捧着崭新的营业执照正本和副本,激动地说:“这一周,我们在雄安感受到专业、高效、贴心而又真诚的服务,更加坚定了我们今后在新区干事创业的信心。”
确保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自设立以来,雄安新区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推行“一枚印章管到底”全贯通服务改革,启用“河北雄安新区行政审批专用章”,95%的审批事项已实现“雄安事、雄安办”。
不仅仅是营业执照审批,不动产权证书办理也让疏解企业感受到暖暖的“雄安服务”。
2022年12月14日,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收到中化控股雄安置业有限公司提交的坐落于雄安新区启动区总部商务片区的宗地登记申请材料。
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李建军解答了政策要求,指导完善了相关资料、办理了该宗土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业务后,将审核无误的资料上传录入不动产登记业务管理系统。2022年12月19日,在企业缴纳完登记费后,颁发了不动产权证书,实现了“交地即交证”。
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丁进军介绍,为助推重点疏解项目落地,雄安新区成立了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承接疏解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承接高校、医院、企业总部疏解三个专班,逐一成立项目落地协调专班,采用“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跟到底”服务工作机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保障疏解项目加快建设步伐。
高标准设计,营造开放、共享的城市客厅
春天的雄安新区启动区互联网产业园,一个个建设工地塔吊林立、热火朝天。
3月23日,登上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创新服务中心顶层,启动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尽收眼底。
“高标准设计,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主管张占勋介绍,园区规划打破传统建筑封闭的模式,依托中央绿谷景观优势,打造“创新、生态、智慧、低碳”的符合新时代互联网产业要求的复合立体园区。
目前,园区的8号楼和10号楼已经实现主体封顶,核心建筑9号楼正在进行钢结构拼装,计划在今年年底达到入驻条件。
高标准,从项目开工前就开始了。
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经理李二辉记得清清楚楚,为推进项目开工,雄安新区专门安排了土地专班,有专人负责对接。
在项目交地前,土地专班专门安排测绘组在现场进行宗地复核、测量。测绘组发现项目地块东侧弧线形的用地红线与中央绿谷项目边界产生交叉,土地专班工作人员立即协调联系雄安规划院临时导出红线数据,测绘组重新进行精准定位。由于宗地形状多为弧线,定位点数超过了一百个,测绘难度很大。但测绘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从14时一直干到21时,圆满完成测量交地,并帮项目方快速解决了红线交叉问题。
“雄安新区细致的服务,让我们真正感受到雄安的高标准。”李二辉说,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了8个月时间,这在其他城市至少要一年。
作为中国电信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智慧城市产业园,不仅是支持数字雄安建设的重要实践,还将在未来积极承接北京数字产业疏解,打造一个生态协同的数字产业集群,满足路演、产品发布等多种空间需求,营造一个开放、共享的城市客厅。目前,园区已成为启动区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之一,吸引了许多有意在此布局和进一步发展的企业前来了解启动区情况。
新区承接疏解工作取得标志性突破。截至目前,中国星网总部主体结构封顶,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加快建设,中国矿产注册落户并完成总部选址,产业园、科学园、大学城、金融岛、创新坊建设正强力推进;首批4所高校、2家医院正加快推进项目立项等相关准备工作。
高质量引进,更多高端高新要素落户
疏解企业的到来,加速了高新技术在雄安新区落地转化。
3月25日,位于启动区内的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项目正在进行外幕墙施工、装饰装修施工和机电安装,1000多名工人在紧张地施工。
“创造性地应用了室内综合支架安装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抗震支座节点的整体清洁度和完整性。”中铁十二局建筑工人曹成正在进行室内综合支架的安装。他说,作为雄安新区标志性的科研基地,园区每栋建筑的建造都要求严格,除了美观坚固,一批创新技术也应用其中。
中铁十二局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项目总工程师张俊堂表示,结合雄安新区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项目运用了多项被动节能措施提升建筑使用品质,实现建筑的绿色、智能、创新。
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项目由河北省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建成投用后将成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基地。
“雄安新区是一处科技创新的试验田。”雄安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祝宁华表示。
有技术、有项目、有成果,如何落地见效?对此,祝宁华积极依托雄安创新研究院,成立了雄安新区首个技术合同登记站,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推进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推动雄安创新研究院及合作单位具有转化前景的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见效,有效激活了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动力。据统计,目前该登记站登记合同金额已超亿元。
把承接疏解摆在突出位置,吸引更多央企总部及子公司落户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积极推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地,出台《支持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新区若干措施》,开辟注册“绿色通道”,实行企业开办“一窗办理”,完善线上线下“保姆式、一条龙”帮办服务。出台《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总部企业创新发展的六条措施》,从落地补贴、经营奖励、办公保障、住房补助、人才奖励、科技创新等方面,设置专项奖励资金,加大对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的政策扶持力度。
央企二三级子公司疏解步伐逐步加快。2022年以来,雄安新区新注册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9家,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已经形成。2023年,雄安新区提出,力争新增30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
疏解推动了企业总部项目建设和高端高新资源布局发展,也将促进雄安新区产业功能发展完善。日前,祝宁华积极组织院士、专家为雄安新区科研布局“问诊把脉”,提出了在雄安新区建立生物基新材料全产业链示范工程的建议。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共承担7项国家级重点专项任务和7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在助力雄安新区创新能力提升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河北日报记者 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