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50岁以上男性应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河北
河北 > 健康生活 > 正文

专家:50岁以上男性应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原标题:专家:50岁以上男性应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前列腺癌对男性健康威胁较大,因其发病隐匿,缺乏早期特异症状,我国多数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今天是父亲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何志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医师王霄英呼吁,做好前列腺癌早筛早诊早治,守护男性健康。

PSA筛查可提升早期前列腺癌检出率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多发于男性50岁以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和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据2020GLOBOCAN披露的数据,中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约11.5万,死亡例数约5.1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何志嵩指出,前列腺癌在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别占到第六位和第七位,是国内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最快的肿瘤,需要对前列腺癌有更多的关注。

由于前列腺癌发病隐匿、进展较慢,我国约2/3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总体预后较差。对此,何志嵩教授表示,在欧美国家,患者确诊前列腺癌往往是在早期,这得益于一个血的化验方法,即前列腺特异抗原,俗称PSA筛查,几乎全部的早期前列腺癌都是通过这个检测进一步检查后发现。“50岁以上男性应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筛查,如果有前列腺癌家族遗传则应从45岁开始筛查。”何志嵩强调,癌症不是不治之症,发现早期癌症,治疗很简单,不要等到癌症发生转移了才去医院诊治。虽然目前的治疗手段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转移期治疗比早期癌症要困难得多。

初步筛查时,若血清PSA>4.0μg/L,专家建议患者做进一步的明确诊断。前列腺的穿刺活检,这是现阶段全世界公认的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穿刺活检是有创检查,如果受检者的血清PSA指标只是略高于正常值,是否一定需要穿刺?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医师王霄英表示,影像学检查可以作为前列腺癌穿刺前的检查方法,检出病变,引导穿刺,并且评估治疗。其中,多参数磁共振影像是前列腺癌穿刺前诊断的重要影像检查方法。

AI辅助判读有助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影像技术这几十年进展非常大,比如说早先时候的超声、CT,现在主要的一线影像方法是磁共振成像,另外还有PET和一些新的技术等。”王霄英指出,多参数磁共振影像解读是一个技术难点,磁共振图像包含多种序列的图像,每种序列可以提供不同的诊断信息,诊断效率低、诊断时间长。此外,前列腺癌组织具有较高异质性,鉴别难度很大,临床对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的读片准确率、报告规范化要求很高。因此,提高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的读片准确率和效率,可减少医生的工作量,助力前列腺癌的早筛早诊。

通过AI辅助判读,可以将复杂的多参数磁共振影像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转变成方便泌尿外科医生读取、识别的结构化信息。王霄英表示,前列腺AI一方面可以帮助有经验的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经验不足或经验较少的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如果普及,对于诊疗技术相对弱一些的基层医院,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方面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助力国家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

“影像检查手段一旦被广泛且规范化地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整个患者人群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王霄英认为,近20年来,中国前列腺癌的诊疗水平迅速提高,与国外诊疗差距也在逐渐减小。随着对前列腺癌的认识越来越多和医疗能力逐渐提升,再过一段时间,患者人群的整体生存时间会明显延长。

何志嵩教授对前列腺癌诊疗前景也很有信心,一方面,在诊疗手段上,中国与国际几乎同步;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绝大多数药物已经纳入医保报销,对前列腺癌患者非常有利。“癌症不是不治之症,通过早筛早诊早治,前列腺癌终能可防、可治、不可怕。”何志嵩教授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