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临期商品,正在成为风尚?
河北
河北 > 凤在河北 > 正文

“捡漏”临期商品,正在成为风尚?

元气森林3.6元,北海道牛乳饼干2.9元,可口可乐1.4元,敷尔佳面膜69元……在石家庄勒泰中心负一层的一家折扣超市,众多商品以低于超市商品两成甚至一半以上的单价,吸引不少消费者前来购买。

文|王三灵

图|边宇宁

在这些折扣超市中,商品以食品为主,日化用品为辅,有不少为进口商品。每件商品上都有单独的标签,标签上注明原价、现价、有效期限等信息。虽然打着“临期”的旗号,但实际上,大多数商品平均距离保质期还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部分商品甚至刚出厂两三个月。

临期折扣超市悄然走红,除了价格让人眼前一亮,相关话题也被广泛讨论,“捡漏”临期食品也逐渐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起来。

“最近有不少朋友推荐这家店,据说经常会有特价的临期食品,性价比很高。”王女士驻足在食品区,查看了包装上的保质期限后,把它放入购物车。“选品方面比较新潮,有挺多网红款,也可以买一些日常消耗品,非常合适。”

捡漏,“何乐不为”?

一般情况下,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商品,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并且,距离保质期越近,其价格越便宜。去年4月,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每年有210万人购买临期食品。其中,保质期剩余20%~50%的临期食品,因折扣低且口感不受影响,往往会迎来一轮新的销售高峰。

过去,对于临期食品的处理,大部分消费者的态度是敬而远之。而如今,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微妙的转变,购买高性价比的临期商品被很多人称之为“捡漏”,受到25岁至35岁年轻消费者欢迎。

从线上临期商品店到线下,从大型超市的打折区,到专门的临期商品集合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了接受。临期折扣超市,正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正因如此,如何引导这个新消费市场规范化,如何监管这个市场,避免“临期”变“过期”,显得极为重要。

2021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式发布实施的《反食品浪费法》中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去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临期食品消费提示》:临期食品仍在保质期内可以放心购买和食用,但最好在保质期内吃完;购买临期食品应按需购买,不要囤积,以免过期变质造成浪费。并制作了科普短视频《临期食品,可以买吗?》,向消费者介绍和解读临期食品安全知识,也提出合理化建议。

“新消费语境”

事实上,临期食品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以前商家会更愿意用折扣、特价、促销、清仓来代替“临期”二字,如今只不过是人为地赋予了一个专有名词。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很多实体店无法营业,导致工厂产能过剩的问题,大量食品堆积在全国各地的店铺里、仓库里,产业链上游积压,处于终端的线下出现的积压临期商品逐渐涌现,是临期折扣超市能够生长的一大原因。

客观原因之下,还有主观因素的加持。消费者态度的转变是临期食品发展的另一关键所在。近年来,反对食品浪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参与,无论是开展“光盘行动”、打击“吃播”,还是如今临期食品“破圈”,都是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具体体现。加之近年国内年轻人消费观念开始呈现降级趋势。简单可以概括为不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

在新消费时代语境下,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较大的转变,消费者们越来越关注消费的必要性、健康性和可持续性,性价比成为了首要消费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