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资料图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四五”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
去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 稳居全省前列
去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2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5.5%
1月26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2021年全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十四五’实现开好局起好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稳居全省前列,实现了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的总要求。
初步核算,去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2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5.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2.9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1352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1960.1亿元,增长8.5%。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704.8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6%。“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粮食总产量415万吨,达到近六年最高产量。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28.3万吨,增长5.4%。特色农产品发展向好,畜产品快速增长。
工业生产持续发展
制造业增长迅速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4%,两年平均增长8.7%。分产业看,“3+3”现代产业增加值增长12.8%,装备制造业增长12.3%,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4.4%。从经营状况看,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14.7%。
服务业较快恢复
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5.9%。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增加值分别增长20.3%、17.2%、15.6%。从经营状况看,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1%。
消费品市场购销两旺
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90.5亿元,比上年增长9.5%,两年平均增长3.9%。按商品类别分,在统的21类限额以上单位零售商品中15类商品保持增长。基本生活类消费高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8.5%、40.3%、16.9%。升级类消费较为活跃,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6.2%、26.5%、14.2%。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
高技术产业和工业技改投资增长较快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9%,两年平均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1%,其中,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5.2%、14.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3.2%,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49.1%、118.4%、27.7%。
进出口快速增长
出口保持强劲势头
全市进出口总额(含定州)完成411.3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去年以来持续保持40%以上的增速,其中,出口总额370.7亿元,增长45.4%;进口总额40.6亿元,增长7.1%。实际利用外资完成9.4亿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当月涨幅有所回落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1%,衣着下降2.1%,居住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1%,交通通信上涨4.6%,教育文化娱乐上涨0.8%,医疗保健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3%。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城镇登记失业率降低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56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9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19万人,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4%,比上年下降0.22个百分点,控制在省定任务目标4.5%以内。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缩小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52元,比上年增长10.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14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57元,增长1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97,比上年缩小0.07。(来自保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