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组在显微镜下手术(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供图)
当裁纸机毫无征兆地切下来的那一刻,许芳(化名)失去了双手十指,大脑一片空白。
“第一反应,我这辈子应该是完了……”想起25天前的那个下午,她的内心仍无法平静,那种钻心的疼痛感或许一辈子也忘记不了。
许芳是石家庄市深泽县一印刷厂的女工,11月22日下午,因工作时操作不慎,双手十指瞬间被裁纸机完全截断,随后被送至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急救。经过无影灯下7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十个手指又“长”回到许芳手上。
经检索,相关文献报导证实,双手十指离断再植手术成功,十指完全成活,在河北省尚数首例,是全国第26例(含台湾地区1例),全球第29例。12月17日,安全度过危险期的许芳顺利出院。
手外科主任田德虎介绍患者当时的病情
女子双手十指完全断离 医院开绿色通道分秒必争
11月22日下午2点左右,石家庄市深泽县一印刷厂女工许芳在工作时,因操作不慎,双手十指被裁纸机完全截断:十个手指从不同的水平面完全离断,骨折和肌腱断端外露,伤口瞬间流血不止。
常言道“十指连心”,哪怕一根手指受伤也会感到锥心疼痛,更何况是十根手指。惨叫声迅速引来了附近一同工作的家人和工友,大家一边照顾许芳,一边收集被截断的手指。所幸被截断的手指外观完整,简单处理伤口后,当地村医建议许芳一家立刻赶往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急救,“手指或许有保全的希望”。
到达医院时,已是下午5点多,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主任田德虎得知情况后快速反应,紧急安排救治方案并上报医务处。随后,全院迅速启动应急救治绿色通道,急诊科、检验科、手术室、麻醉科、核酸检测室等科室通力协作,积极为患者早日手术赢得时间。
同时手外科紧急召集精锐技术力量,组建显微外科手术团队。此时,医院已完成晚交班,部分医生和护士已经下班,他们有的正在照顾刚做完手术的母亲,有的正在等待放学的孩子,有的正在进行研究生科研课题……但患者病情就是命令,每一位接到电话的医生都毫不犹豫地赶回科室,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
在扣人心弦的危急时刻,手外科成立由主任田德虎、副主任医师于昆仑负责的医疗组,制定妥善完备的手术方案;护士长赵红芳带领护理组妥善保存离断十指、给予患者补液、镇痛、心理疏导,细心准备监护病房。全体医护人员分工明确、相关科室周密配合,以最快速度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尽早手术。
手外科主任田德虎为患者换药(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供图)
“左右开弓”与时间赛跑 “针尖芭蕾”再创新奇迹
据了解,双手十指全部离断病例极为罕见,河北省此前未有十指完全离断再植成活先例,能否实现零的突破,对医疗团队无疑是一个巨大考验。
为了抢时间,根据术前制定的方案,于昆仑带领孔令德、段文旭、鲁健、王丰羽等主治医师组成的十指离断再植医疗组分成两个小组,左右两侧同时实施清创再植手术。
11月22日晚上九点左右,许芳被推进手术室。
如果说外科手术是“刀尖上的艺术”,那么显微外科便是“针尖上的芭蕾”。一般情况下,单个被截断的手指要在放大10多倍的显微镜下,连接三根以上直径0.1-0.5mm的血管,每根血管要缝合6-10针,即使熟练的显微外科医师也需要2至3个小时才能完成。由于十指离断再植手术不仅对时间有苛刻的限制,断指再植后还会相互影响,因此手术难度绝不仅是10倍的概念。
无影灯下,手术团队的每一位医师,既要和时间“赛跑”,还要经受技术、体力和精力考验。手术中,医护人员聚精会神,先行断指骨复位固定,继而在显微镜下,用宛如头发丝一般粗细的“针线”修复肌腱、神经,再用比头发丝细三倍的“针线”吻合血管(动脉和静脉)。期间,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克服精神高度紧张、身体极度疲劳、饥饿、困倦等诸多困难,连续奋战7个多小时。当手术全部完成后,苍白离断的十指渐渐转为红润,在场的医护人员长长舒了一口气,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该院党委书记王贵英、院长侯志勇等院领导探望患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供图)
术后恢复险情不断 精心护理化险为夷
完成再植手术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对于断指患者尤其是十指离断患者,防止动静脉危象、平安度过术后危险期更是一场硬仗:血管危象一旦发生,即可出现不可逆的血管阻塞,导致手术失败。为确保万无一失,科室派有专人对许芳进行24小时看护,随时观测各手指血运状况,进行系统的改善血液循环治疗。
险情不断。因许芳右手食指为末节离断,静脉条件较差,术后第一天便出现了静脉危象,田德虎亲自换药,经间断指端侧方缓慢放血后逐步好转稳定。
紧接着,在术后第三天晚上11点半左右,夜班护士发现许芳右拇指颜色发白,皮肤温度降低。田德虎和于昆仑在接到电话后立即从家赶到医院,仔细检查后考虑为动脉危象,给予局部热敷和解痉、溶栓药物治疗,但半小时后症状仍无缓解,于是果断决定行血管探查。
在深夜做出这个决定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因为搬动患者、麻醉和手术操作都可能影响到其它再植手指。权衡再三,为了患者全部手指成活,医疗团队决定立即施术。于昆仑探查发现,许芳右拇指吻接的动脉有血栓,随即在显微镜下剪断吻合口,仔细取出血栓后重新吻合指动脉,凌晨3点多,重新接通动脉的拇指终于又红润了起来,且其它手指也未受到影响!
术后的高质量护理对再植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这段时间来,手外科护理团队在护士长赵红芳的带领下,为病人开展全方位的护理。成立由带教老师翟雅洁、责护组长杨静等骨干护士组成的护理小组,为许芳进行24小时心电、血氧、血压等监护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严密观察十指血运情况,并分别做好记录;定时、按需给予疼痛评分,采取相应镇痛措施;指导、帮助许芳下肢运动,同时给予间歇压力疗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制定详细的营养食谱,增加营养,利于排便;随时关注许芳心态变化,与其谈心交流,安抚情绪,促进早日康复。
患者和家属为医护人员送上锦旗
该病例为河北省首例 全球第29例
就医期间,许芳得到了医院领导和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和倾力关怀。党委书记王贵英、院长侯志勇等院领导前来看望,详细了解患者、家属的生活和治疗情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身体疾病,争取早日康复。同时高度肯定了治疗团队积极救治患者所作出的努力。手外科老教授张克亮及首席专家邵新中教授也非常关注病人的治疗情况,经常到病房看望并进行指导。
医护人员向患者赠送鲜花
在手外科医护团队及相关科室的共同努力下,经过10多天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许芳完全断离的十指全部成活,她和家人心头悬着的石头也终于落下。“真的太感谢这里的医护人员了,要不是他们,真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样。”许芳说,非常感激医院为其家庭重新带回了希望。
12月17日上午,在即将出院之际,许芳一家为一直尽心奔波的医生和护士送上锦旗表达内心由衷的感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王贵英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王贵英介绍,双手十指离断后,能够完全再植成功,经过20多天的观察,十指全部成活,这样的病例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非常罕见。经检索,相关文献报导证实,这个病例在河北省尚数首例,是全国第26例(含台湾地区1例),全球第29例。“手外科的技术是有传承的。”王贵英说,早在1965年,手外科创始人凌彤教授,就成功实施了该院首例断指再植术,1973年又将双腿离断的左腿成功异位移植在右腿,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奠定了手外科国内领先的学术地位。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几代人不懈努力,手外科整体实力持续提升。这个科目前是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手外科专项技术培训基地、显微外科技能培训中心。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并与国内外相关领域密切交流合作,科室目前已经形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急救于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团队,能够成功实施各种特殊类型的断肢、断指再植手术以及“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再造,并且能够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与相关学科合作开展高难度手术,修复重建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5年以来,完成手术超过1万例,真正奠定了科室在区域内周围神经损伤诊治领域的领导地位。“这个手术的成功,是手外科医护团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我们医大三院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生动体现。”王贵英表示,今后,他们将继续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