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咯…咯…咯…打嗝不止,当心脑中风
打嗝,和喝水、吃饭、睡觉一样,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不过,后台一条粉丝的留言引起了家医君的注意:
普通的打嗝具有偶发性、短暂性,无需特殊对待。 但是!像案例这种情况,出现持续性打嗝,且会干呕,那可就不简单了~
“咯——”,那么……为什么会打嗝呢?
打嗝的流水线
打嗝,在医学上的学名是 “呃逆” 。
一般情况下,打嗝是由于经常吃饭吃得过饱引起的,其反应原理是:
进食之后,横膈肌、肋间肌痉挛引起急促吸气,同时声带肌肉收缩,使声门短时间闭锁,这些肌肉与大脑神经末梢连接,刺激神经的某个部位,使声带发出一种特有的声音。
图源:网络
很多人觉得,打嗝是吃饱了才会产生的身体反应,其实不然,人在饥饿的情况下也会打嗝。
健康人打嗝除了常见的饮食过饱外,还与饮食过快、过冷、过热等因素有关,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打嗝。
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打嗝与“嗳气”的区别 :
二者在临床上病理机制是不同的。嗳气是指由于胃内积存过多气体后,由胃经食管自主或不自主地涌出,同时发出一种冗长而低调的声音,常伴随反酸同时出现。
有些人觉得“打嗝就像放屁,何需注意!”,真的如此吗?
打嗝可能是疾病信号
健康人打嗝是过热、过冷等原因,也就是功能(生理)性打嗝,而在特殊情况下,如持续性、复发性打嗝或者打嗝时间过长(超过45天),这时候就可能是 器质(病理)性打嗝 了。
打嗝如果时间太长,如持续时间大于2月,则被认为是顽固性打嗝。发生顽固性打嗝后,会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加之精神和身体的沉重压力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可导致 死亡 。
图源:网络
所以,频繁的顽固的打嗝并非小事,很可能是疾病的传递信号,它可能预示着以下疾病:
1
胃部炎症
如果出现上腹部隐痛、胃疼、食后饱胀、胸部或咽喉有灼痛感及嗳气等症状,不吃饭都会不自觉地打嗝,那就有可能是 胃部疾病 。
症状时轻时重,可能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建议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治。
2
中风
发生在后脑部位的中风,容易引起顽固性打嗝,在女性中更常见。对于老年人来说,反复打嗝则更需要注意,因为这有可能是 脑中风的前兆 。
图源:网络
中风之所以出现打嗝的症状,原因在于:
一方面,由于中风后,颅内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呼吸中枢、脑干迷走神经核,调控呼吸心跳的延脑血管发生阻塞,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迷走神经异常放电,横隔膜的肌肉不断收缩,一直打嗝。
另一方面,脑中风后常会发生应激性溃疡,从而导致上消化道呃逆。
3
癌症
连续打嗝有可能是因肿瘤导致肝脏肿大,刺激隔膜而引起隔膜痉挛,如 食道癌、胃癌、贲门癌 的患者都会出现连续打嗝的症状。
贲门癌引起的打嗝,常有以下两大特征:
①不会因为吃得过多或过饱出现,常反复、频繁打嗝,且不易停止;
②伴有进食不爽快、剑突下疼痛等症状。
打嗝事小,健康事大 ,切忌大意失荆州!
治打嗝小妙招
病理性的打嗝,我们只能摊手,寻求医生的帮助,毕竟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比较合适~
对于生理性的打嗝,我们还是有办法治治这个它的:
图源:网络
1、喝水弯腰法
将身体弯腰至90度,大口喝下几口温水。
因胃部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在弯腰时,内脏还会对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缓解膈肌痉挛,瞬间达到止嗝的目的。
图源:网络
2、呼吸法
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
图源:网络
3、惊吓法
趁不注意猛拍一下打嗝者的后背,也能止嗝。因为惊吓作为一种强烈的情绪刺激,可通过皮层传至皮下中枢,抑止膈肌痉挛。
PS:有高血压、心脏病人应慎用。
图源:网络
4、穴位法
按压内关穴。内关穴在小臂内侧的正中,离腕横纹两寸的位置。从内关穴穿过胳膊到手臂外侧的对应位置,就是外关穴。
正确的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按压内关穴,与拇指对应,同时用食指按压外关穴,力度以感到酸痛为限。这样按压几分钟,打嗝一般就会止住。
对于顽固性呃逆,特别是打嗝伴有吞咽不适等情况,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明确引起呃逆的原因。
最后,“咯——”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