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首批AED投放完成: 赢得“黄金四分钟”,也许能救命
河北
河北 > 凤在河北 > 正文

石家庄首批AED投放完成: 赢得“黄金四分钟”,也许能救命

为什么公共场所要配备AED?

所谓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能够自动监测心率,在必要时通过电击让心跳恢复正常,具有心肺复苏无法替代的功能,可极大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报告显示,中国心脏性猝死人数每年高达54万左右,平均每天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即使是在一、二线城市中,抢救成功率也不到3%。心脏性猝死90%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公共区域,我国大部分公共场所没有配备AED,是抢救成功率低的一大原因。

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何红涛

“在发生晕厥或心脏骤停时,最佳除颤时间只有1-3分钟。除颤进行的越早,挽救生命的几率越大。且AED与心肺复苏配合使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何红涛说,现代AED在设计上是面向普通大众,有明确易懂的使用指南及自动判定过程,使用者根据语音操作即可,因此被称为救命“傻瓜机”。

“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对于除颤器的需求是非常迫切,因为延迟除颤一分钟,急救成功率下降10%,而专业医护人员很难短时间内到达。所以说AED又被称为救命神器,它的价值就在这里。”何红涛说。

急救设备何时能成公共场所标配?

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深圳、南京、徐州,这三个城市在所有地铁站都配了AED设备。南京、徐州地铁实现了每个站点至少一台。深圳不仅实现了所有地铁配备AED,并且在同一个车站内,已经实现了站厅层和站台层分别设置。

行人驻足查看AED的使用方法

在河北省,石家庄率先在地铁及机场投放了AED设备。截止到现在,地铁1、2、3号线共投放了40余台,未来计划实现站点全覆盖;机场航站楼公共区域20台AED也已完成安装,可达到“黄金四分钟”的急救标准。“目前,我们正在组织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开展AED设备使用培训,提高员工急救意识和能力,设备预计在11月中旬开始使用。”一位石家庄地铁工作人员表示。

尽管AED完成了初步布局,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用。因此,加快AED的普及和培训,让公众在遇到突发心脏骤停案例时,敢救、会救、能救,是接下来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由于设备国产化、推动立法、民众急救意识增强等因素的驱动,我国各地也在陆续普及AED设备,但公共空间总体配置率较低,缺口仍然存在。

AED普及难在何处?

既然AED如此重要,为何人流量极大的地铁、机场等公共场所内内配备比例还不够高?

石家庄地铁的AED

首先需要考虑成本。一台AED的价格在1万-3万不等,如果每个地铁站都配备AED,需要一笔不小的支出。“前期安装费用只是一部分,后期的维护和长期人员培训也是一笔花销,这些费用都是政府来承担的。”迈瑞负责人表示。

AED安装完成后,但是可能是半年、一年才用一次,使用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日常维护和管理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AED处在公共区域,要保持它不被破坏且随时可用,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维护。

其次,产品是基础,怎样让AED活起来,而不是成为一个摆设。让公众在遇到突发心脏骤停患者时,“敢救、会救、能救”才是最终目标。“要加快AED的普及和培训,让更多人接触和使用。还有就是学会了敢不敢救?这当中很多人说,如果使用AED或者进行心肺复苏,一旦出了问题,人没救过来,会不会受到民事纠纷,或者法律上有什么问题,大家这些担心也会阻碍了AED的应用和布局。”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周荣斌曾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说。

民法总则第184条明确提出,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而今年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再次明确了此项规定。

有了法律保障,加快普及AED和心肺复苏等急救常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国AED设备普及程度以及“敢救、会救、能救”的民众比率可以不断提高,进而挽救更多人的性命。

撰文:孙佳琪

摄影:刘晓林

编辑: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