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飘香。从燕山脚下到渤海之滨,唐山大地到处丰收在望,风景迷人。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一抹亮色,更让唐山人民喜悦兴奋:10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显示,22个物流枢纽入选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其中,唐山作为唯一位列其中的河北城市,成为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荣获港产两型双料“冠军”。
汗水洒沃土,铁肩挑重担。习近平总书记2010年和2016年两次亲临唐山视察,作出了“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10年来,全市上下沿着总书记指引的光明大道砥砺奋进、坚定前行,“三个努力建成”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尤其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担起了唐山责任。
十年磨剑锋出鞘——唐山勇作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排头兵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唐山不仅是新中国北方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生产基地、储备基地和物流集散中心,环渤海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京津冀地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更是北京重要的出海口和首都功能疏解首选地、河北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
这不仅体现在唐山拥有深水大港、毗邻京津、联通三北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还体现在唐山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重点项目支撑有力、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上。唐山近年来各项主要经济发展指标一直位居河北省第一,成为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排头兵。尤其是唐山自2010年进入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2012年跻身全国17个区域物流节点城市之一、2013年跨入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以来,唐山物流业发展迅猛。2019年,唐山市物流业增加值9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14%;现代物流业增加值550亿元,占全市物流业58%。十大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累计投资1280亿元。唐山港口辐射带动作用凸显,开通内外贸航线228条,航线通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个港口,2019年货物吞吐量65674万吨,居全国第三、世界第三。其中,2亿吨铁矿石,直接供应区域内钢厂。沿连接中蒙俄和新亚欧大陆桥两大经济走廊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布局内陆港34个,依托港口带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唐山以京津冀地区现有物流设施为基础,推进“单中心放射状”通道格局向“四纵四横一环”网格化格局转变,已形成了“一中心、多节点、全覆盖”的现代物流空间网络布局。
向海图强新起点——唐山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港口型(海港)加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加强物流基础网络体系建设,增强链接世界物流通道能力,是重大国家战略。为此,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33458”工作思路,在“八个发展”中首要确定向海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
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布局建设15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基本形成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的现代化物流运行体系。在2019年和2020年布局的45个国家物流枢纽中,唐山成为唯一一个港口+生产服务双型国家物流枢纽,既直接服务本地实体产业转型升级,更服务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辐射服务于“三北”腹地经济社会开放发展。据唐山市委常委、曹妃甸区委书记孙贵石介绍,唐山港口型兼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呈集中连片布局,位于曹妃甸港池岛中部,内涵曹妃甸西站,通过铁路联通曹妃甸北站,畅达10-20吨级码头和甸头区40万吨级码头,唐呼、唐曹、迁曹铁路专用线直达,并连接港区、连通曹妃甸区内10个省级开发园区和唐山市其他产业园区。枢纽总占地19777.35亩,布局建设公铁联运区、大宗物资集疏运区、集装箱堆场区、保税监管区、期货交割区、仓储配送区、展示交易区、商务办公区、生活配套区等九大功能区。项目运营主体为市属国有独资公司——曹妃甸国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在新的更高起点上,以资源和资本为纽带构建全链条服务,整合区域优质资源,打造业务核心驱动的运营服务联盟。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唐山努力打造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枢纽经济增长极
致力港产枢纽双循环创新,助力物流强国高质量发展。唐山物流枢纽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努力建成”重要指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重要承载区,是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唯一沿海片区,主要定位和功能是按照“承接与供给京津冀、融入与协作环渤海、促进与引领冀东北”的区域发展要求,强化唐山港“北煤南运、外矿内疏、精钢外输、能源储备”大宗战略物资过境和中转的港口功能,与天津港“国际航运、支线运输、转口贸易”集装箱集船、转运和跨境商贸的港口功能的错位发展,促进形成环渤海港口群的互补性优势,打造“以大宗商品及原材料集疏运为核心,‘公转铁'工程项目承载且实施为重心,辅助延伸产业供应链多链条内容,服务并赋能区域生产制造业”的综合功能区,以物流要素聚集为内在动力,增强“大宗集疏、多式联运、干支配、期货交割、保税清关、商贸交易、金融服务”等功能,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作体系,为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的实体支撑,带动辐射腹地区域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唐山和曹妃甸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中央、省、市对现代物流业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得益于行业内市场主体的创业拼搏。尤其是国家物流枢纽项目申创中,国家部委和省、市领导及发改、交通运输部门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唐山市委常委、副市长,京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杨华森说,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将现代物流产业从第10位第三方阵调到第2位第一方阵,让物流产业占GDP比例排位实至名归,仅市区两级近年来就出台了一系列物流业发展的促进政策,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9月14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与唐山市政府联合在唐山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唐山市发改委被授予“2020年度全国先进物流企业评选优秀组织奖”。10月17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唐山市政府联合在唐山曹妃甸举办第五届中国(曹妃甸)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峰会,总投资129.98亿元、贸易额365.55亿元的36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曹妃甸;10月27日,在曹妃甸新城召开的唐山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大会上,又有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智慧钢铁、节能管控等多个领域的11个工业互联网项目与曹妃甸签约落地。
杨华森说,按照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唐山物流枢纽将加速推进技术、模式、业态、指数创新创新与应用,加速完善物流运行体系,支撑相关现代产业发展。尤其是要通过强化通道建设、实现互联互通,搭平台促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构建服务体系、集聚资源要素等路径,培优培强市场主体、推动集疏港智慧化、引领产业跃升、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形成枢纽经济增长极。枢纽建成后,将形成物流产业集群,引入10亿元以上物流产业项目10个以上,聚集商贸物流、生产物流服务企业1000家以上,实现港口大宗商品及原材料物流贸易交易额4000亿元以上,精心打造成为京津冀区域、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国家物流枢纽,努力建设成为东北亚合作区域的重要国际物流节点。
说明:唐山国家物流枢纽四至及红线边界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