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这里还是废弃水坑,现在已经变为了‘一池碧水、曲径亭台’的水上公园,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马兰庄镇侯台子村包村第一书记何佳说,短短一年,村里环境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环境越来越生态宜居,百姓生活越来越美、越来越富,侯台子村仅仅是迁安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的一个缩影。
迁安市规划馆
近年来,迁安市始终着眼于实、立足于干,全市域规划、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提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以工补农、以城市反哺农村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四态”同建、“三生”共融,农村向美,农民增收,农业图强,一幅壮美画卷在北方水城1208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徐徐铺展。
组群发展布局优势 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侯台子村的蝶变源于2019年迁安市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这个拥有二百多户村民的小村庄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掀起了一场从思想到环境的大提升。“以前坑洼不平的道路、陈旧灰暗的村舍、随意堆放的垃圾现在都被摆放整齐的花圃、气氛浓厚的党建文化路、粉饰一新的白墙取代了。”何佳说。
侯台子村治理前
侯台子村治理后
类似侯台子村的变化在马兰庄镇遍地开花,作为典型资源型矿业重镇,马兰庄镇享受过矿山开发带来的实惠。随着发展,昔日经济强镇承受经济转型和环保多重压力,2019年初,借着迁安全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马兰庄镇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在“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上下功夫,打造“醉美马兰·滦河生态小镇”,形成特色的“北方江南”独特景观。
经过多年发展,迁安市建成了沙河驿、建昌营、野鸡坨3个乡镇社区和马兰庄等13个农村社区,这种组群式结构有利于提速城乡统筹、精细管理。同时,为实现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实施了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四项工程。
“绿道金瓜”特色模式 提升百姓幸福感
长城山野绿道
“我们镇的乡村旅游能发展这么快,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路。长城山野绿道通车后,又对村内道路及出村路进行了改造,路修好了,发展就迈入快车道。”大崔庄镇党委副书记周立国感慨地说。
大崔庄镇大庄村百果园
农业是大崔庄镇的立足之本。近些年,大崔庄镇坚持以北部长城山野绿道为依托,积极推进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将绿道两侧果园全部建成高标准采摘园,促进一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市民农园、休闲农业、精品民宿等特色旅游项目,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模式。
大崔庄镇大庄村百果园的园主刘春盈
“我的果园占地大概二十多亩,赶上节假日的话能有80多名游客过来采摘,还有好多人直接就通过电话订货了。”大崔庄镇大庄村百果园的园主刘春盈说。
据了解,迁安市充分发挥综合优势,按照“生态优先、旅游兴市、农业富民”的思路,规划建设了四条游览绿道,以绿道为藤,以成山、白羊峪大理石长城等休闲旅游景点为瓜,形成“绿道金瓜”的观光旅游模式,成功跻身全国首批休闲与乡村旅游示范市。
“小微权力清单” 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2015年,迁安市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在有“中国环境整治示范村河北省美丽乡村”之称的万宝沟村试点先行。
万宝沟村
万宝沟村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村民收入不高,是一个典型的后进村。2016年,结合12项专项行动,对万宝沟村进行了房屋墙体改造,完成了村内绿化、街道硬化、污水处理、河道整治等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底万宝沟村就被评为河北省美丽乡村。
万宝沟村
几年来,万宝沟村始终把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作为基层党建的“一号工程”来抓,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迁安市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是一个职责清单、一个任务清单、一个监督清单。清单共60条,涵盖了村级事务的方方面面,是一部村级事务的“小宪法”。该制度的实施,使市乡村三级干部能够集中更多的精力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助力了乡村振兴,推动了经济发展。
牢记初心使命,实干笃定前行。肩负河北省委建设“北方水城、美丽迁安”的殷殷重托,按照唐山市委“勇立潮头、走在前列”的定位要求,迁安将在今明两年投资10亿元,持续补短板、强基础、壮实力,打造全国有位置、全省一流的乡村振兴“迁安样板”。78万迁安人民正以豪迈的气魄和责任担当,万众一心、砥砺奋进,推进乡村振兴从当前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