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阳原县窑儿沟村:从挑水吃到用上自来水

河北阳原县窑儿沟村:从挑水吃到用上自来水

原标题:河北阳原县窑儿沟村:从挑水吃到用上自来水

从挑水吃到用上自来水

——阳原县窑儿沟村吃水用水变迁记

解决了吃水难题后,窑儿沟村还修建了鱼塘。 河北日报记者赵海江摄

解决了吃水难题后,窑儿沟村还修建了鱼塘。 河北日报记者赵海江摄

阳原县揣骨疃镇窑儿沟村是一个易地搬迁村。2018年底,窑儿沟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出列,整村实现摘帽。

今年9月初,记者在窑儿沟新村看到,错落有致的新民居前鲜花绽放,村里的水泥路旁也点缀着绿植和花草,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村民们说,与已经拆掉复垦的旧村相比,新村除了更繁荣、更整洁,最大的变化是有了“水气”,也有了灵气。

挑了大半辈子水的郭友运,用上自来水非常开心。 河北日报记者马彦铭摄

挑了大半辈子水的郭友运,用上自来水非常开心。 河北日报记者马彦铭摄

收起来的扁担

一年多来,每当看到收起来的扁担,郭友运都会发出感叹:跟了自己大半辈子,它总算“下岗”了。

郭友运今年78岁,从18岁开始,他一直挑水供家人吃用,扁担换了几根,肩膀也磨出了老茧。

窑儿沟村地处鹫峰山脚下,2016年时,全村48户120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4户85人。摇摇欲坠的土坯房,弯腰挑水人的背影,是外人到这个村的第一印象。

郭友运说,自他记事起,村里人就要到村口的两眼小土井挑水,直至搬迁到新村,人们才不再挑水。

和郭友运一样,很多村民都把扁担“珍藏”了起来。他们说,看到扁担,就会回忆起过去的苦日子,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水缸再也没用了

从旧村搬到新村时,很多村民都把自家的水缸砸了。“水缸搬到新家没用。”村党支部书记徐志说。

以前,每家每户都有七八口大水缸。人吃水、喂牲口、洗衣服……只有水缸里的水满着,心里才踏实。

徐志对一件事记忆尤为深刻。有一年春节,他用了一天时间挑水给家里的水缸加水。当时,土井里已经没水,他找到潜流的出口,用瓢一瓢一瓢舀着山泉水装满水桶挑回家。为了装满水缸,他一天往返了十几公里山路。

多年来,窑儿沟人的一天就是从给水缸加水开始的。山路崎岖,路不好走时,还要用手提,摔跤也是难免的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水位下降,水井里水很少。冬天和干旱的日子,为了取水,需要24小时排队,很多村民只好用马车去别的村子拉水。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十多年!

为了让缸里水常满,窑儿沟人尝够了无奈和心酸。

两代人三次引水下山、修水窖

鹫峰山其实不缺水,但山势险要、取水不易。几十年来,窑儿沟人为了引水下山历尽艰辛。

徐志的父亲徐建新,曾是窑儿沟村的老支书。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和阳原县水利局干部刘大成一起,带领乡亲们勘探路线,寻找潜流,铺设了1000多米陶管,并在山梁顶修建了小水库,引水灌溉村里的果园。

上世纪八十年代,陶管破损了。乡亲们就把陶管换成塑料管,把管线延长一倍,在山脚下修建了水窖,吃水方便了很多。

2013年7月,一场大雨把塑料管道冲走,吃水难问题再次凸显。

徐建新去世,刘大成退休,下一代人担起了责任。刘大成的儿子刘文雅是县水务局饮水股股长,他和徐志一起带领乡亲们重新铺设了铁管,并重新修建了更为坚固和实用的地下水窖。

在历次铺设管道引水下山和修水窖过程中,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发挥着骨干作用。在新水窖旁,乡亲们竖起一块石碑:饮水思源、不忘党恩。

建鱼塘、建民宿,发展旅游业

2018年,在华药集团驻村工作队帮助下,窑儿沟村打了一眼深水井,并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村民吃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自来水通水那天,乡亲们把水窖封了起来。

在各级部门帮助下,窑儿沟村最近几年实施了小型灌溉项目5项,人们不再为缺水而发愁。

为了利用好引下山的泉水,窑儿沟村修建了一个鱼塘。“鱼塘面积有1000平方米。”和记者一块儿来到鱼塘边,徐志说,鱼塘不仅要养鱼,将来还要种植荷花,要让人感受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

窑儿沟村旅游资源丰富。唐代贞元年间兴建的鹫峰寺塔就坐落在村子西南方向,村子附近还有面积达1万多亩的空中草原,登上草原还能俯瞰数千亩原始次生林。搬迁到新村后,很多村民新建了干净整洁的民宿,吸引了许多美术和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

“欢迎大家来窑儿沟,感受乡村美景,见证时代变迁。”徐志向游客们发出邀请。(河北日报记者马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