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唐山建设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生态唐山建设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1月3日,唐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2019年生态唐山建设有关情况发布会,邀请唐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建业,唐山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唐山市全域治超办副主任郑建国,就2019年唐山市生态唐山建设相关情况及治理车辆超载超限工作进行了新闻发布。

从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省委、省政府考核唐山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全市上下围绕这一目标,坚持科学研判、预先管控、精准减排、靶向治污,使污染过程削峰降速,有效保障了全市空气质量, PM2.5平均浓度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9%,优天29天,比去年增加9天。

唐山市生态唐山建设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开展“六查”行动。严密组织市县两级四大班子领导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零点行动”。二是联合督查。遇有重大活动和重污染天气期间,唐山市生态办与唐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组成联合督查组,严查各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累计开展8轮联合督导,检查1472个点位,发现434个问题。三是联合暗访。唐山市生态办与唐山市广播电视台每月深入各县(市)区开展联合暗访,发现各类环境污染问题1024件。四是生态环保专项巡查。发挥“巡查利剑”作用,先后成立15个巡查组、开展2轮生态环保专项巡查,发现2883个问题,问责383人,立案166件,行政拘留39人,罚款1089.47万元。五是日常巡查。实施有针对性的日常巡查,累计检查917个点位,发现406个问题。六是示范区专班专查。在市区划定8个生态环保示范区,建立整治提升、巡视巡查、及时处置、交办督查工作机制,实现示范区内污染源全方位整治和监管,达到区域环境精细化治理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重点治理工程。一是去产能。圆满完成省达炼钢、炼铁、平板玻璃、水泥、焦炭去产能任务。二是调“三个”结构。产业结构:先后关停3家焦化、2家钢铁企业,加速了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进度。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改变一煤独大的局面,完成42.1万户“双代”改造任务。运输结构:强力抓好“公转铁”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71亿元,新建10家钢铁企业的7条铁路专用线;投资1.5亿元,新(改)建治超检查站点36个,持续实施全域治超、创建无超载城市,查处问题车辆5.23万辆;在54家重点企业建立了门禁监控系统,国四及以下货车使用率由54%下降至4.52%。三是六尘共治:全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工地实现了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两个全覆盖”。同时,推行了城市道路“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模式,市区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普通干线公路整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7%。四是抓源头治理。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燃煤电厂深度治理,累计完成钢铁行业37项烧结机烟气循环改造和55项高炉煤气脱硫改造、焦化行业46项焦炉煤气精脱硫改造、水泥行业67项超低排放改造、电力行业31台机组深度减排治理任务。

围绕推进生态唐山建设,实现绿色发展。2019年来,在唐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域治超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去年全市共查扣超载超限、扬尘飘洒、尾气排放、改型车辆5.23万辆次,“百吨王”已基本杜绝;清理取缔非法散料堆场、二次拼装点723处,处罚货运企业、货场6383家次,处罚货车驾驶员2.99万人次。过去一年来,全市共出动交通、公安、环保等开展联合执法,共查处“黑车托”“黑车队”等暴力抗法案件82起,处罚涉案人员148人,始终保持了“零容忍、全覆盖、不间断”的高压工作态势,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