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2025年黄淮海区田间开放日交流会在衡水举办,以“加快玉米科技创新,推技术提单产”为主题,通过田间观摩与座谈交流形式,集中展示了黄淮海区玉米产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共商玉米单产提升路径。
会议由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主办、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衡水市农科院)承办。会议期间,与会成员先后到河北农科院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武邑顺天农机专业合作社、国家和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衡水试验站共同建设的示范基地,实地观摩了体系成员单位玉米新品种展示以及穗腐病防控、玉米病害生物防控、集雨保墒控水、清茬接墒播种、条带错位密植精播等新技术,并进行了育种材料和试验展示,体现了我国玉米种业创新与技术应用的显著进展。
在专题座谈会上,来自黄淮海区各综合试验站站长分别汇报了当地玉米生产现状与技术推广情况。与会专家围绕各区域面临的生态挑战、品种适应性、技术痛点等展开深入研讨,聚焦“加快玉米科技创新,推技术提单产”这一核心议题,在优化种植结构、强化品种选育、推广绿色高效技术等方面形成多项共识。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立足东北、黄淮海、西北、西南四大产区,设有6个功能研究室,组织88位专家围绕各区域生产实际问题开展攻关,为高产稳产提供全方位科技保障。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孟昭东介绍:“田间开放日直接面向种植大户和农民,将品种、栽培技术、植保技术、农机等科研成果集中展示,有助于加速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全国玉米单产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活动有效促进了科研单位、技术推广部门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对接合作,展现了国家与地方产业技术体系协同创新的成果,进一步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为推动黄淮海地区玉米产业提质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