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宽城以法治力量护航板栗全产业链发展

承德宽城以法治力量护航板栗全产业链发展

原标题:

加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宽城以法治力量护航板栗全产业链发展

本报讯(记者刘冰洋)近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查批准《宽城满族自治县宽城板栗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聚焦加强“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该条例将为促进宽城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宽城拥有悠久的板栗种植历史,被称为燕山脚下的“板栗之乡”。此前,基础设施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充分、缺乏统一管理等,是制约当地板栗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此次立法,我们对宽城板栗的种植管理、质量监督、品牌建设与保护、产业扶持与服务等都作了细化规定,将有力促进板栗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宽城满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士力说。

“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是以板栗栽培为核心,作物、药材、家禽等合理配置的复合种养体系,通过因地制宜施用立体种养、树体修剪管理、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等技术,有效保护了当地农业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为将其保护好、传承好,条例提出,通过节日活动、展览展示、教育培训、体验交流等形式,宣传普及“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知识,提高公众的遗产保护意识与文化自豪感,提升农业文化遗产品牌影响力。

当前,数字技术正以“数据要素+智能算法”重塑传统农业产业链。适应新形势,宽城板栗产业如何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条例规定,应逐步建立宽城板栗全产业链、全流程数字化大数据服务机制。同时,鼓励和支持宽城板栗全产业链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激发发展活力;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及个人依法建立宽城板栗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开展种质资源科学种植研究。

聚焦品牌建设,条例鼓励宽城板栗生产经营者依法申请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在加强品牌保护方面,条例明确规定,应依法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推动开展跨区域执法协作和维权援助,维护板栗市场秩序。

此外,条例还支持宽城板栗产业与特色旅游、历史文化、医养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宽城板栗产业综合效益。鼓励并支持宽城板栗加工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加强横向联合,研究板栗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食用、药用、保健、化工等新产品,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通过设立宽城板栗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形式,支持绿色标准化生产、检测检验、品牌创建、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果品加工等,促进宽城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