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巡演场场火爆,《平凡的世界》三度来到石家庄!

全国巡演场场火爆,《平凡的世界》三度来到石家庄!

《平凡的世界》可能是当代文学领域最为风行的作品之一。1988年,陕西作家路遥完成了这120万字巨著的全部创作,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那一年只有39岁;而他开始准备创作这部小说的时间,是1975年,他只有26岁,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路遥在一个偏僻的煤矿医院创作了本书的第一部;在一个偏僻小县城创作了第二部;第三部,他回到出生地榆林,在宾馆里写作,狂热的写作透支了他的身体,他不断吃药来保证工作。1991年,小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路遥病逝于西安,年仅43岁。路遥用生命书写的这部辉煌长篇,自问世以来,就是中国青年的心头好,每一届青年学生的书架上都可能有它,都曾经如醉如痴地读过它。小说三次在央广播出,直接听众有3亿人;1989年和2015年曾两次改编为电视剧,也曾有戏曲演出版本。2018年,在路遥的家乡,由陕西人艺改编为话剧,这一次原汁原味的二度创作,诞生了一部当代经典,成为《平凡的世界》最贴近陕北黄土地的一次改编。

图片

2018年1月18日,话剧《平凡的世界》走出陕西的第一次演出,在国家大剧院,提前两个月,3108张票就售罄了;一个半月后,剧组再度进京,于北大讲堂又演出两场,依然火爆。这部小说影响力太大了,截至2019年正版就发行了1700万册,很多小说的爱好者走进剧院,观看话剧,所以话剧从问世到第6年的统计,全国巡演293场,观众超过34万人;6次进京,6次抵沪,7次入穗,剧组走了86座城市101间剧场。2018年《平凡的世界》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后的全国巡回下一站,就是石家庄;2022年8月再度来石,仍满座知音,观者如云。本周末,石家庄大剧院又迎来这部杰出作品,恰逢7年前的全国巡回首场同日,光阴似箭,经典作品让我们成长,坚实心灵的力量,抵御时间流逝的恐慌。

图片

图片

*2022年8月12日现场照片

《平凡的世界》故事发生在1975-1985这10年,和路遥写作的时间重合,这部小说本来叫《走向大世界》,后来他改成《普通人的道路》,最后定为《平凡的世界》。路遥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等人物的奋斗生活史,串连起这10年。这10年里也包括改革开放的前8年,我国城乡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路遥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的是普通劳动者,是黄土地上的农家孩子,他对他们寄托了深沉的爱,他作品中的向上、向善、自强不息,跟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高度契合。千千万万读者为什么喜欢?正因为看着书中人物,就看到了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图片

陕西人艺《平凡的世界》主创团队对于这部作品亦怀有诚挚的热爱。

图片

*本剧导演、制作人、编剧等多次带队深入陕北

制作人李宣说:

我们陕西人民艺术剧院,“人民”两个字最重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扎根生活的艺术作品,这是我们的初心。路遥先生在我们陕西文化圈绝对是一个旗手!用我们陕西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戏剧,我们责无旁贷。

导演宫晓东说:

我们的演员都是80后90后,他们的父母是50后60后,他们的爷爷奶奶是30后40后,这是家庭的传承,中国人走过这个时代,年轻人都听过爸妈说当年的故事。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路遥先生写的是改革开放头10年,这头10年对于40年是第一步,怎么理解?怎么接近那个时代的精神氛围?这是最重要的。剧组很多孩子连风箱都没见过,但都可以通过120万字的巨著让他们嗅到当年的味道,感受父母是怎样从艰难困苦中走向富裕、走向幸福、走向希望的。我们领着年轻人去了延川,他们都知道延安,但再往前走一步就不知道了,何为延川?何为梁家河?何为郭家沟?何为枯叶河?何为庙坪山?那枣味他们闻过吗?枯叶河的河水他们尝过吗?下去淌过吗?玉米地里砍玉米芯烧烤的经历他们有过吗?这些都要靠实地聆听,感受。那么到那里谁来迎接我们?有路遥先生,有那120万字。他们第一次在枣树下、在枯叶河边、在羊群里,在那品读《平凡的世界》。

李宣说:

我们四下延川,前两次都是孟冰老师带领,现场读剧本。

编剧孟冰说:

这是非常难忘的记忆,重走路遥家乡的时候,在延安大学,在他的墓前,面对他的大理石塑像,宫导演站了很长时间,我也站了很长时间,用心在跟路遥交流,对话。后来读剧本时我就想起了这个场景,我觉得我在继续完成和路遥的对话。特别在延川的环境中,在那里的山水气息里,我就像读给他听一样,我跟他一起幻化成那些人物,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进入他们的灵魂,和人物一起,就在这片山这片水里,去爱、去恨、去懊恼、去探索,去充满希望地生活。经历了这样的情感过程,我们能用心去面对这部文学巨著,传递给观众,我们能做这么一点点工作,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幸福。

李宣说:

我们去的时候,想寻找以前的影子太难了。导演和孟老师带着我们进入那片土地,发现发展得太快了,高速公路到每一个村口,全部有WIFI,不烧柴禾了,风箱很少。导演要求大家停止用手机;会骑共享单车的,也发现在山坡上就骑不了二八自行车。对这个戏,我是战战兢兢的,孟老师和宫老师一直要求我们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脚踏实地,让每一个人物和演员熔化在一起。初次在西安演,我真特别紧张,因为高度重视它,太爱它,心理压力大,想现在90后是否能接受它?导演用了三个小精灵,首演之后反响非常好,3D制作的,没有人用这样的手段,绝对是创新,符合90后的审美。黄土泥塑的小偶人形象,特别棒,大批80后90后因为这个偶人高度关注这个戏。宫导太了不起,一下缩短和年轻人的距离,并且达成属于这个时代的对美的共识。

宫晓东说:

这10年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瞬,100年后回眸它是不是就是一瞬间?我们站在陕北高原的土地上,能看到的人偶至少是2000多年前的兵马俑。今后人们看我们,就仿佛我们站在兵马俑前看秦人。这里的芸芸众生,孙少平、田润叶、田晓霞他们,是不是也是黄土高原一粒一粒不灭的尘土呀?偶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黄土颗粒中一个个闪光的颗粒,肉体可以消失,但是化成的颗粒物质不灭。

李宣说:

导演的这个语汇是非常鲜明的,三个小精灵可以穿越,在台上又有转场,跳进跳出,产生了新的语汇,我们很喜欢。

孟冰说:

这部戏中的每一段我都喜欢,因为这个戏有特殊性,小说是最根本的基础,我们站在巨人路遥的肩膀上。这个戏很重要的特点,是在舞台呈现上是非常完美的。

图片

话剧《平凡的世界》面世翌年,即在众多优秀戏剧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每一次演出之后,观众都会留下诚意满满的整页剧评,我们翻看演出网的评价,随处可见这样的推荐,撷取几则——

观众1:

要顺势认命?还是逆风翻盘?《平凡的世界》给了我们答案,心中有一团火,才能找到生命里的那束光,生活的磨砺让人低迷消沉,但只要那团火还在,生命依然有希望。演员的表现带来的冲击力直击心灵,这是一场看完久久不能平静的盛宴,话剧中有温度的感情是它独特的魅力。

观众2:

舞台中央垒起一座黄土高坡,旋转舞台转换场景,服装舞美极其还原上世纪农村景象。陕西话夹杂普通话的台词,不难听懂。

观众3:

人生无常的苦难激发着人类的生存意志,一百多万字浓缩成一场话剧很难,历史重大事件插播其中,用陕西话演出,给观众还原时代背景,营造陕西壮阔的环境。旋转舞台展现出陕北高原风貌,把一个个故事串连在一起,融汇在一个舞台。人生而平凡,亦可伟大!

观众4:

我个人很喜欢开头那一段书中的人物自述,作为前言非常地真情流露。

观众5:

掌声响了多少次,眼泪落了多少滴,心脏怦怦跳了多少下,都数不清了。

观众6:

书买了7套,送学生6套,自己看3遍;89版电视剧一遍,2015版电视剧看3遍,本次话剧期待已久。话剧围绕几对男女青年的情感展开,最后在福堂一家团圆之喜和少平赴约之悲中结束。演员演技饱满,原汁原味陕西方言,大提琴配乐让人悲伤。亮点有第一幕戴着3D头盔的“路遥”和小说中人物蜡像似的一起登台,穿越时空向观众挥手,伴着秦腔,迅速将观众拉入剧情。舞美用360°的舞台带来震撼感。另一个视觉亮点是服装,通过皱褶、转色,让黑白灰有了层次。谢幕鼓掌3分钟,总之,极力推荐!

图片

《平凡的世界》第三次来到石家庄,

与杰出作品初相识、亦或再相逢,

就在本周五和周六

图片

陕西人艺 路遥茅盾文学奖巨著

《平凡的世界》

【演出时间】

1月17日 | 周五 19:30

1月18日 | 周六 19:30

【演出地点】

石家庄大剧院 | 大剧场

【演出票价】

680/580/380/280/180/80元

【套票优惠】

1020元(双人套票680*2)

870元(双人套票580*2)

570元(双人套票380*2)

420元(双人套票280*2)

【扫码购票】

图片

*1.1米以上或5周岁以上儿童凭票入场,

其他儿童谢绝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