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历史文化的再认识及再利用——评《太行山古商道文旅研究》
河北
河北 > 读书河北 > 正文

河北历史文化的再认识及再利用——评《太行山古商道文旅研究》

河北省不仅地貌类型齐全,有浓缩的“国家地理读本”之说,而且文物古迹数量众多,在代表全国古迹“最高荣誉”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中,河北有13处古建筑入选,位列全国第一,超过了古都北京和一向以古建出名的山西,毫不夸张地说,在地上文物领域,河北是唯一有资格能与山西分庭抗礼的省份。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除此以外,河北省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异常丰厚。

《太行古商道文旅研究》

《太行古商道文旅研究》

蔡湛、梁勇、郑振华等学者编著的《太行古商道文旅研究》首次系统性的从太行山古商道的形成、变迁、发展入手,从大量的史书记载中揭示出河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填补了太行古商道文化研究的空白。太行山东西两麓从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一直到元、明、清,先后分布着不同时期的古都、陪都,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平原更是被称为“盛产古都的大走廊”;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河北境内就有了较为发达的农牧业和手工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业、畜牧业、桑蚕丝织、陶瓷、棉纺织等均有一定发展。特别是丝纺织业,从西汉到北宋、金元,河北丝绸无论是品质还是产量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方十九世纪初才出现的提花机就是在汉代巨鹿人氏陈宝光妻所使用的花楼织机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盛唐时期,河北贡赋的丝纺织品居全国第一。宋辽时期,以河北地区丝绢品质最好,朝廷内府只用河北路的绢;在瓷器方面,河北地区的贡献依然突出,河北四大名窑中邢窑、定窑以烧制白瓷著称,是古代瓷器“南青北白”中北白的代表。磁州窑则是我国古代最大的民窑体系,始于北朝并一直延烧至今,是中国古代民间瓷窑最杰出的代表,沧州、韩国、辽宁等多地沉船中发现的磁州窑瓷器,证明磁州窑在中国古代与世界的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太行古商道文旅研究》的出版,指出了河北地区在丝绸之路、万里茶道上所占有的历史地位,刷新了广大读者对于丝绸之路的认知,对提升河北省自身的形象、地位,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河北省太行山区的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太行古商道作为华北地区与其他区域沟通的重要通道,每条商道都有其典型的文化意义,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太行古商道文旅研究》从文化线路的整体开发利用角度出发,创新性提出了古商道文化线路与太行山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途径。文旅融合,实际上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是一个现代社会生活寻找传统文化的文化现象,是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的对话过程。《太行古商道文旅研究》对太行山(河北段)沿线以交通为本体的文化资源及其衍生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剖析太行山区古商道文化线路在现代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着力探索了文化线路与太行山区旅游融合发展的途径;并选择典型路段结合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从文化线路整体开发利用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引入了“慢生活、无景点旅游、全域旅游”等旅游开发理念,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为太行山区大量存在的古旧村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该研究助力太行山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太行山区文旅融合发展和太行山区旅游品牌价值的提升,在回答如何实现太行山区乡村振兴这一重要现实问题,更好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河北地质大学教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 白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