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助推两化深度融合
河北
河北 > 新闻资讯 > 正文

河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助推两化深度融合

河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助推两化深度融合

2021年12月31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据悉,《河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11月10日印发,《规划》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对支撑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3” 六新任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在总结“十三五”发展成效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河北省工业经济发展实际,紧紧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从服务供给和应用需求两个方面共同发力,提出了“3+3”的“六新”任务。

在服务供给方面,重点推动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模式应用、融合发展环境等新基建、新方向、新生态三项任务。

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夯实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基础。重点打造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平台、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四大服务支撑体系。加快5G等新型网络技术在企业内外网的应用,强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和推广,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积极培育一批企业级、行业级、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1+21”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支持企业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究,围绕制造全生命周期活动,开展人工智能深度应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完善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机制,提升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推动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应用,引领产业数字化转型新方向。重点发展个性化定制、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六大应用新模式,促进产业研发创新、降本增效、质量提升和服务转型。

构建融合发展新生态,营造良好的数字化转型新环境。重点推动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标准推广和区域合作。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开展协同攻关、推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技术供给能力;坚持引培并举、产教对接,培养一批高端复合型人才;鼓励企业参与两化融合领域标准研制,持续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整体性评估;加强与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地区的对标交流,用活京津创新资源,加快创建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示范区。

在应用需求方面,重点从各类企业、重点行业、关键领域三个维度,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激发企业主体融合发展新活力。主要聚焦提升大型集团企业数字化管控能力,推动行业骨干企业先行先试形成标杆案例和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平台化、标准化、模块化的数字化服务,培育和引进一批工业互联网优势服务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一体化融通发展、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工业经济新动能。围绕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4大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和行业特点,加快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进程,促进全行业综合效益整体提升。

促进关键领域数字化转型,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以绿色制造、安全生产、产业集群为重点,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节能降碳、安全监管、集群转型等方面的融合应用和模式创新,为解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提供支撑。

电子信息产业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对经济发展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传统产业数字赋能、转型升级核心驱动力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十四五”期间,河北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制造强省、数字河北建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做优做强光伏、新型显示、现代通信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软件、大数据和云计算、物联网等特色产业,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未来产业,构建“一核(雄安新区创新引领及科技成果转化核心区)、两区(石廊电子信息重要增长区)、三带(张承秦大数据和软件发展带、保邢邯光伏与电子材料发展带、唐沧衡数字化转型发展带)”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以产业发展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融合应用带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信息产业处处长 孙瑞生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信息产业处处长 孙瑞生

河北省工信厅信息产业处处长孙瑞生表示,“十四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将从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实施“百项攻坚”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实施产业链贯通行动、聚焦“专精特新”发展,实施主体培育行动、聚焦平台载体建设,实施能级跃升行动、聚焦对外开放合作,实施“双招双引”行动等六个方面助推全省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规划》提出,到2025年,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取得明显成效,工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比例达到50%,重点行业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大幅提高,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3%,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融合发展成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此外,《规划》明确了工业互联网筑基、产业数字化“培优扶强”、“十万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优势服务企业培育、工业电子商务推广、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数字化支撑能力提升等八大工程。

为了保障《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完成,《规划》着重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引导、改善发展环境、开展宣传培训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