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持续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河北
河北 > 财经 > 正文

河北省持续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原标题:河北省持续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河北省持续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尹翠莉)金秋十月,瓜果飘香。宽城满族自治县化皮溜子镇西岔沟村又迎来收获的季节。“今年收获板栗1000多斤,留够自家吃的,剩下的卖了6000多元。”村民王凤海拿计算器算着收入。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兴旺是基础。化皮溜子镇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板栗、苹果、山楂等林果产业,打响特色林果品牌。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河北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持续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局面越来越好,基础越来越实,氛围越来越浓。

河北省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的实施意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召开省民委委员全体会议、省民委联络员会议、组织赴民族地区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工作,把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作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主阵地”“主渠道”,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广覆密植。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多年来,河北省坚持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内容,全力落实资金、投资、金融、产业、土地、环境及社会等方面政策措施。2019年,9个自治县、民族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2.8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434元、11618元,分别增长31.49%、38.74%。民族地区已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实现高速公路全面覆盖。

省政府赴民族地区现场办公是河北省民族工作的突出亮点和特色品牌。“十三五”期间,省政府先后组织赴民族地区现场办公9县次,共支持项目1858个,支持资金490.32亿元(含债券、贷款额度),集中有效解决一批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升民族地区造血生血功能。

河北省坚持把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确保民族地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以来,共向民族地区投入专项扶贫资金59.2亿元,占全部资金的17.1%。建设扶贫项目1.57万个,占全省建设项目总数的15.5%。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7个贫困自治县(民族县)全部摘帽,886个贫困村出列,9个自治县、民族县累计脱贫156074户403564人,贫困发生率均降至0.4%以下。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三五”期间,推进民族地区县乡主干道提级改造,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4087公里。统筹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共安排民族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资金3.64亿元,受益人口97.56万人。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倾斜力度,每年安排省级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5000万元,省级财政落实“两免一补”“三免一助”“雨露计划”等政策资金累计达到18亿元,资助贫困学生58万人次。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13.6亿元,实现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精心组织向民族地区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活动,开展89场次,受益群众近6万人。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充分发挥文化认同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和民族工作相结合,优先向贫困民族地区安排资金和项目。全省6个自治县、3个民族县均实现了图书馆舍数量、面积“双达标”。民族地区文化馆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图书馆总面积17000平方米,藏书总量达到450余万册。丰宁、围场、隆化、滦平等县建有高标准博物馆,定期举办专题展览。此外,还深入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育项目,丰宁满族剪纸、孟村八极拳、青龙猴打棒等17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